企业家代表畅谈发展堵点,市民代表直言急难愁盼,市长携职能部门现场答题。石家庄市常态化制度化召开企业家(市民)·市长恳谈会是2024年度河北省政务公开典型案例之一,自2021年推行以来,石家庄市政府固定时间、固定频次与企业家代表、市民代表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将42场恳谈会转化为政务公开“实践课”,政务公开度、群众参与度、政府公信力实现“三重跃升”,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走出了一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道路,打造石家庄市优化营商环境知名品牌,赢得了广大企业家和市民的认可。

2021年9月,石家庄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召开第一次企业家·市长恳谈会




一、坚持公开透明、开门纳谏
政务公开不是单向晒数,而是双向交真心。精准确定主题,市长恳谈会主题始终围绕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结合12345政务热线、市营商环境办、网络留言等多渠道反馈信息,了解企业家和群众诉求,广泛选题,按照找准重心、服务中心、贴近民心的原则,精心谋划确定会议主题。42期恳谈会主题涉及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政策、老旧小区改造、文化体育、城市管理、青少年健康等方方面面,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直面焦点热点难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真正把恳谈会办到群众心里。广泛征集代表,打破传统参会门槛,实行零门槛报名和多元化参与,任何关心、热爱城市发展的企业家、市民均可提交建议报名参会。参会代表涵盖各行各业,不同系统、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切实保障了各层次群众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和广泛性,政策制定能够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深度沟通交流,恳谈会坚持务实沟通、平等对话,民意采集广度覆盖、深度聚焦。现场气氛轻松,市长全程参加与企业家和市民面对面就座,代表提出问题涉及的部门“一把手”现场答疑解惑,一起探讨协商,研究解决措施,推动问题从“纸面建议”向“落地举措”转化。




二、坚持创新机制、长效赋能

为充分体现人民政府的人民性,真正做到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石家庄市突破传统座谈会模式,率先将恳谈会制度化、常态化,单月第一个周末聚焦企业发展召开企业家·市长恳谈会,双月第一个周末关切民生福祉召开市民·市长恳谈会,形成“双轮驱动”的政民互动格局,倾听百姓呼声,接纳代表建议。为使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有效落实,创新建立“交办—办理—回访—评价”闭环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会上能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建立工作台账,会后一天内交办、一周内回复结果,办理情况通过政府官网、社会媒体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普遍性问题,责成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出台政策文件。真正把企业家和市民意见建议吸纳进政府决策,凝聚各方智慧,让问题解决“摸得着”、政策制定“看得见”,推动城市共商、共建、共享。

2023年10月,石家庄市以保障食品安全为主题召开第十三次市民·市长恳谈会


三、坚持深度对话、靶向破题


政务公开的终极目标,是让民意深度融入治理体系,恳谈会为市民、企业与政府搭建了直接对话的平台,企业和群众的声音能够被听见、被尊重。企业轻装上阵,坚持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聚焦企业需求、优化政策供给、简化审批流程、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将代表提出的多项合理性建议纳入政策文件、改革举措和部门工作。截至目前,通过恳谈会收集意见建议935条,办结落实893条,办结率95.5%。特别是围绕企业家代表提出的公平竞争问题,深化拓展了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围绕代表提出的惠企政策不清楚、享受不到位等问题,探索建立了石家庄惠企政策库、服务企业“陪办团”等制度,政策措施更加精准高效。民生幸福加码,聚焦“一老一小”、文化体育、身心健康、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群众关切的重要民生领域,积极回应、强化措施,围绕解决市民代表反映的运动场地数量较少问题,近年来利用拆违腾退地、街角空闲地等新建运动场地817个,更新健身设施3967处。市民命名工作顺利开展,已落实市民合理化建议命名4项。


市长恳谈会以“倾听—响应—赋能”的全链条互动,推动政府“未呼先谋”,让群众“有呼必应”,恳谈会上,企业和市民以参与为纽带,积极建言献策,成为城市治理的主人翁;会后,企业和市民以需求为核心,享受优质服务,感受城市发展的温度与质感。市长恳谈会以开放姿态拥抱民意,书写新时代阳光政务生动注脚,成为政务公开可感知、可参与、可检验的治理实践。




来源:冀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