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春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根钩针、几缕毛线,正悄然编织着居民的新生活图景。2025年,永春南街社区以非遗钩织技艺为核心,推出“创益工坊——非遗钩织”活动,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业需求相结合,不仅让手工钩织技艺焕发新生,更为辖区居民开辟了居家就业与创业的新路径,助力辖区微型经济蓬勃发展。
非遗钩织:指尖技艺的文化传承
钩针编织作为中国非遗技艺的代表之一,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从古时的实用编织到现代的艺术创作,钩织技艺在永春南街社区找到了新的传承土壤。活动中,社区邀请非遗传承人及资深钩织老师,系统讲解钩织历史、针法演变与文化内涵。学员从基础的锁针、短针学起,逐步掌握立体花朵复杂作品的制作技巧。
在“春日花饰”钩织主题课程中,导师以“花朵花叶”为切入点,将传统针法与时尚元素融合,学员们在钩织过程中不仅感受到手作的温度,更体会到非遗技艺的灵动之美。社区还通过直播教学、作品展览等宣传形式扩大影响力,吸引年轻群体参与,让钩织从“老手艺”变为“新潮流”。
就业创业:灵活增收的“指尖经济”
永春南街社区聚焦全职妈妈、残障人士等就业困难群体,以钩织为纽带,构建“培训+代工+销售”的一体化就业模式。
社区通过开展系统性钩织课程,分设初、中、高级班,确保学员从入门到精通。除了立体花饰的钩织精美,其他特色手工产品也广受市场欢迎。社区还引入“家庭代工”模式,与本地厂商合作,为学员提供稳定订单,实现“居家接单、按件计酬”。
同时,社区整合电商资源,开设线上“创益工坊非遗直播”,通过“抖音”和“快手”两大直播平台进行双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在直播过程中,社区书记亲自解答观众朋友们提出的问题,确保每一位观众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此外,活动现场还吸引了许多附近居民前来参观学习。社区工作者们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手工制作的种类、难易程度等相关问题,让大家对手工钩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形成“家门口创业就业”的生态圈。
据统计,参与手工钩织的居民中,13人通过灵活接单月均增收500-1000元,3人依托手工技艺进行编织,实现了自主创业—售卖钩织手工艺品。手工钩织尤其为女性提供了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可行方案。
微型经济:社区产业的生态构建
钩织项目的推广,不仅激活个体经济,更带动辖区产业链的延伸:上游——社区与毛线供应商合作,降低原材料成本;中游——形成“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的协作模式,提升效率;下游——拓展文创、礼品定制等高端市场,将来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发非遗研学产品。
此外,永春南街社区还引入“以工代奖”理念,将活动中的钩织作品带给辖区困难群体,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份光彩。
未来展望:非遗与经济的共生共荣
下一步,永春南街社区计划进一步深化“非遗创益”模式:引入刺绣、结艺等更多非遗项目,打造多元手工矩阵;与县文旅部门合作,开发“张北非遗礼盒”,嵌入文旅消费场景;注册“永春钩织”商标,推动产品标准化与IP化,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一针一线,勾勒的是非遗传承的脉络;一钩一织,编织的是共同富裕的梦想。永春南街社区将以钩织为支点,撬动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与经济创新的多重目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永春样本”。未来,永春南街社区的指尖技艺,将继续书写有情、有业、有希望的新篇章。
来源:美丽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