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游客在赵王城遗址博物馆参观。 本报记者 刘学维 摄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邯郸文旅融合前景广阔。市委、市政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将其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今年4月,邯郸市成语旅游工作专班办公室发出关于征求《邯郸市构建“两区三带”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意见的通知。《方案》提出,将以“成语之都太极之乡”为统领,结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打造战国文化旅游区、红色生态旅游区、北朝文化旅游带、太极文化旅游带、运河文化旅游带,推动邯郸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这是市委、市政府以全局视野对邯郸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布局。

战国文化旅游区:千年古都时尚穿越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在6月16日开幕的2025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多业态融合消费市集上,邯郸道、回车巷“一街一巷”惊艳亮相,以“步步有典、面面生景”的沉浸式游览动线,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体验。

战国文化旅游区包括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邯郸道处于其核心承载区,以“成语+战国”为主题,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在回车巷、学步桥等节点打造沉浸式场景。

依照《方案》,位于邯山区的赵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谋划建设数字考古体验馆、“胡服骑射”战国军事主题乐园;赵王陵推出VR地宫探险项目;丛台公园、赵苑公园开发AR/VR/MR互动、战国袍旅拍、沉浸式剧本杀等产品,整体营造立体化场景。

同时,我市将构建特色标识体系,将战国文化核心符号融入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谋划开发“战国元宇宙”和智慧导览系统,开通“战国风”主题旅游巴士,打造战国主题住宿餐饮集群。

红色生态旅游区:青山绿水康养胜地

红色生态旅游区依托武安市、涉县太行山区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女娲文化底蕴,打造“山水康养+文化疗愈”复合型康养目的地。

昆仑峪康养休闲度假区位于武安市活水乡,这里青山滴翠、空气沁脾,是游客生态康养的“世外桃源”。“除了每天在山间散步,身心得到彻底放松外,这里还提供5G移动医疗预检服务,满满的科技感。”来自北京的游客王静蕾说。目前,武

安市已打造出京娘湖康养小镇、漫宁民宿等一批康养精品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业态。

在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将红色文化游、山水游与研学相结合,逐渐形成一个集参观瞻仰、缅怀祭奠、教育传承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丰富旅游体验,红色生态旅游区将推出娲皇宫禅修研学、八路军一二九师红色故事疗愈等产品。

北朝文化旅游带:文化体验寻古探今

从讲述传奇故事的北朝考古博物馆、兰陵王墓遗址,到充满民间智慧的磁州窑博物馆;从雄浑壮阔的响堂山石窟,到承载千年文明的邺城考古博物馆,每一处都饱含、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临漳县、峰峰矿区、磁县聚焦“建安风骨+石窟艺术+建筑考古”文化内核,建设北朝文化旅游带。临漳县加快打造“邺都幻境”不夜城项目;峰峰矿区将实施响堂山石窟数字孪生工程,建设石窟寺数字保护研究中心,推动响堂山风景区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磁县将升级北朝考古博物馆,打造兰陵王文学作品沉浸式体验产品,加强北朝墓群保护利用,谋划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此外,将建设中华南大街最美骑行路和峰峰矿区—磁县—临漳县旅游风景道,串联响堂山、邺城遗址、鲲乐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景点,推动临漳、磁县、峰峰矿区景区联票优惠,实现从“一日游”向“多日深度游”转型。

太极文化旅游带:

世界非遗 国际传播

2020年12月,“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永年区是太极拳发祥兴起之地,诞生了杨氏和武氏太极拳,并由此衍生出吴氏、孙氏等太极拳流派;广平县是卢氏太极拳发源地。每年,都有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前来学习、交流。

永年区、广平县聚焦“文化溯源+场景活化+国际传播”,打造全场景文化长廊。组建高层次太极文化学术委员会,完成梳理杨氏、武氏等太极拳有关资料;实施广府古城综合提升工程,打造“一船阅尽三千年”夜游等全新场景。以杨露禅等故事为原型,以“世界非遗 邯郸太极”为主题,策划推出“太极招式拆解挑战赛”等创意短视频产品。推动太极文化活态传承,广泛开展太极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培育太极骨干队伍,并赴国内外巡演推介。

运河文化旅游带:

千年运河 活态演绎

大名作为与京杭大运河变迁休戚相关的县份,有丰富的文物遗存。据大名县文旅局旅游股负责人郝小明介绍,大名古城已通过国家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除了大名古城,在宋文化一条街上,新建的大运河博物馆、大名府故城遗址博物馆、石刻博物馆渐次排开,成为大名旅游资源的集中承载区域。

我市将依托大名县、魏县、馆陶县的文旅资源,打造千年运河活态博物馆。魏县的大运河森林公园经提升改造,将休闲、生态与运河文化巧妙融合。馆陶县将启动“运河重镇”复兴工程,修复文化设施景观,重现运河重镇昔日风貌,并联动粮画小镇、彭艾小镇协同发展……

此外,沿线各县深挖传统烹饪技艺与餐饮文化,改造升级特色美食街区;开通旅游直通车,建设特色民宿和运河主题酒店,持续提升交通、住宿服务水平。

在“两区三带”旅游发展框架下,各区县将立足本土资源,全力绘就全域旅游“百花园”:鸡泽县深挖“毛遂故里诗经之源”文化富矿,打造多维文旅目的地;曲周县以农科研学为突破口,建设多个研学基地,带动农户年均增收;邱县融合“漫画+食品+农业”三大IP,打造特色场景,让农产品变身网红伴手礼;肥乡区以丛台酒苑为核心,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成安县完善红绿禅融合发展区,串联特色景点,实现教育、观光、康养有机统一;冀南新区围绕“精忠报国”主题,开发文旅资源,建设教育基地……

从文化地标到田园风光,从特色IP到智慧服务,邯郸既展现着“成语之都”的深厚底蕴,又洋溢着“近悦远来”的时代活力,让本地居民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也让四海宾朋沉浸式感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全域之美。


来源:邯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