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文明乡风沁润心田……夏日时节,漫步于石家庄的广袤乡村,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一幅产业兴旺、和美宜居的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多措并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党建红色画笔,积极绘就和美乡村图景。

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石家庄培育出一批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富民产业,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党建赋能 奏响产业兴旺曲

日前,记者走进灵寿县陈庄镇西湾村的田间地头,只见百亩苹果种植基地内绿意盎然,枝头缀满了长势喜人的果实,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西湾村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种植产业,是经过征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确定下来的。这两年,我们为脱贫户免费提供了7000棵苹果树苗和65万株的红薯苗,栽种苹果树220余亩,红薯200余亩。今年村集体种植苹果树100亩,可为村民和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以上。”陈庄镇西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志愿介绍,西湾村位于该县西北部山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水质好,再加上这里特有的富含有机质的沙性土质,非常适合苹果种植。

近年来,西湾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堡垒作用,立足资源禀赋,明确了发展“优质苹果+采摘旅游”林上经济和“花生、红薯种植”林下经济,实现“林上林下都是金”的产业发展思路。

如今,在西湾村,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集体收入,更让许多村民在家门口捧上了“金饭碗”,实现了稳定就业。

同样,在赞皇县黄北坪乡松会村,硕果累累的葡萄园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清新秀丽的村居鳞次栉比,处处流露着传统村落的神韵。

“根据地理环境和土质特点,我们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葡萄产业。”松会村村“两委”相关负责人说。

松会村凭借依山傍水的自然优势,围绕避暑度假和休闲采摘目的地定位,借助县里文旅游、康养游、乡村游、夜间游等新业态的东风,发展起极具人气、财气、烟火气的夏日旅游,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党建引领聚合力,产业发展添动能。在石家庄,越来越多村庄像西湾村、松会村一样,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探索“党建+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党建聚能 乡村蝶变焕新颜

整齐排列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美观的小菜园生机勃勃,一条条笔直的硬化入户路,像银色丝带般将散落的农家小院串联起来,勾勒出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

眼前的一幕,正是鹿泉区宜安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

漫步在宜安镇东焦西队村,党员干部们正活跃在街头巷尾。他们手持扫帚、铁锹、抹布等清洁工具,仔细清扫路边的杂物垃圾,拔除顽固杂草,认真擦拭健身器材和休闲座椅,不放过任何一处卫生死角。

“现在村里环境干净整洁,连空气都格外清新,每天生活在这里,心情都跟着舒畅起来!”村民张洁谈及村庄变化,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我们推行‘党员包片、群众监督’管理机制,把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评判权交到群众手中。”东焦西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东磊介绍,“群众发现的问题会在公示栏‘公开晾晒’,倒逼责任落实。同时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让群众既是环境治理的‘主力军’,也是成效验收的‘监督员’,共同打造干净、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同样,在赵县谢庄镇,该镇建立起“镇——村——网格” 三级责任体系,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责任人。通过 “党委推动、支部领动、干群行动” 三级联动模式,推动党建引领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度融合。

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民逐渐转变观念,从“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形成了“干部带头干、党员主动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共同奏响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协奏曲”,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党建蓄能 乡风文明润人心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乡村全面振兴,乡风文明是基石保障。近年来,石家庄市多措并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走进藁城区兴安镇张村南街的德善驿站,前来兑换物品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参与垃圾分类、帮忙调解邻里矛盾都能攒积分,今天终于能换日用品啦!”现场,工作人员快速核验积分台账,洗衣粉、香皂等实用物资整齐码放,见证着文明实践的“双向奔赴”。

“积分制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基层治理的新密码。”张村南街村村“两委”负责人介绍,村里将遵守村规民约、参与志愿服务、弘扬家风家训等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构建起“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兑奖励”的良性循环机制。如今,德善驿站不仅是物资兑换点,更成为凝聚民心、传播新风的精神阵地。

作为藁城区乡村治理创新的标杆样本,德善驿站折射出全区深化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区将移风易俗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通过全域推广德善驿站,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让文明理念浸润乡土。同时,各村组建由党员骨干、乡贤能人构成的道德评议团和人民调解队,以“分组包片”模式开展人居环境巡查、矛盾纠纷调解,用榜样力量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般滋养乡村。

“移风易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藁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创新“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让文明新风吹遍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