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围场朝阳湾镇的高标准农田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在平泉南五十家子社区,“美丽庭院”示范户的庭院干净、整洁,充满生机;在双滦区大贵口山谷市集,八方游客品尝着特色美食……结合乡村资源禀赋,承德市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建设各具特色和美乡村,着力打造试验区、先导区,乡村振兴呈现出扩面、提速、深化的良好态势。

隆化县鑫绿发种植养殖合作社的大葱种植基地。


产业兴旺,筑牢发展“根基”。正月里,隆化县种植大葱的农户们就忙碌了起来,为大棚栽种头茬大葱做着准备。“咱家经营的6棚大葱,每年能收获三四茬。”村民于壮笑着说,“我们精准把握农时,分批移栽,村里随时都有大葱上市,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大葱是隆化县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近年来,通过培训葱农种植技术、选育优良品种、成立大葱种植合作社等方式,隆化县有效提高大葱产量、产值。目前,隆化县大葱种植总面积已达1.2万亩。


随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持续推进,承德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农业提档升级,建设京津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集中打造了“一号风景大道”休闲农业、京沈高铁沿线“平泉香菇”“塞罕坝”高寒地区马铃薯、滦河潮河流域道地中药材、金山岭长城沿线优质果品5条乡村特色产业示范带。


生态宜居,好环境带来好“钱景”。来到兴隆县三道河镇中兴村,这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新式农村厕所,干净利落的农家院前摆放着垃圾箱,每天都有专人专车清理生活垃圾。  


在推进“厕所革命”基础上,该市全力攻坚治理垃圾,实现清理整治和完善机制并举。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累计投入8430万元,出动19.8万人次,清理积存垃圾112万立方米,实现存量清底、动态清零。“乡村保洁+公司转运”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好环境带来好“钱景”,多年来,承德市坚持颜值产值一起抓,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有机种植、绿色养殖、特色采摘等产业,培育休闲旅游、乡村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截至2024年底,培育发展民宿2153家,全年乡村旅游实现综合收入约65.2亿元。


乡风文明,厚植乡村“底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我们村每年都会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村民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丰宁榆树沟村通过推进乡村德治建设,引领乡村文明素养提升,村民韩万胜家被评为“十星文明户”。“我们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村民都十分珍惜眼下的生活环境,互相监督、自觉爱护,邻里间和睦友爱,处得和家人一样。”韩万胜说。走进榆树沟村,文体活动广场、便民超市等一应俱全,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乡村小路干净整洁,庭院内外环境优美,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星级文明户”评选,让村民的精气神更足了。


富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实现新跃升。承德市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发展乡村文化和乡风文明,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了和美乡村“内外兼修”。下一步,承德市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承德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