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冀州区一现代农业示范园一角。冀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科技赋能,发展示范农田。冀州区持续打造“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体系,粮食产量实现“二十一连丰”。按照“灵活调地、科学改水、统筹改路”原则,该区建设高标准农田82.67万亩,实现基本农田“全覆盖”。同时,滚动实施田间路段、沟渠坑塘、防渗管道等提升工程和主粮高产增效、示范片区建设等行动,共建成玉米、小麦特色示范区(片)5个,还依托中国工程院“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建成“旱涝可控、节水优先、智慧管理、高效高产”示范田4000亩,打造粮食高效高产的冀州样板。
龙头引领,壮大果蔬产业。冀州区抢抓“衡沧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机遇,优化“五区五园两基地”布局、完善果蔬产业发展政策,发展设施农业、露地菜和中草药种植,建成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同时,先后投用北京新发地、天津科芯等12个产业化项目,引入的日光温室大棚先进种植技术、“AIPA”智慧化育苗种植等技术,推动了冀州果蔬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此外,该区积极打造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化基地、设施蔬菜创新驿站和“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两品一标”果蔬产品11个、特色农产品1个。截至目前,该区果蔬种植达5.16万亩、产值达7亿元,京津冀地区优质果蔬生产供应基地初具规模。
全链升级,锻造“冀字招牌”。冀州区强链条补短板,持续壮大农产品加工版块,以千喜鹤中央厨房项目为引领,采用“直供基地+中央厨房+终端市场”模式,实现日产净菜果蔬制品20吨、净肉制品5吨,推动农产品向精深加工的升级转型。同时,新发地果蔬供应基地、新发地农副产品智慧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建成投用,全面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叫响“冀九洲”“冀恒蔬”区域公用品牌。此外,总投资1.35亿元的年产1500吨调味料项目、菊花加工基地等项目的建成投产,在全区形成粮食、果蔬、中药材等六大农产品齐发展的加工产业链条。
农旅融合,绘就“湖城画卷”。冀州区打造农文旅消费品牌,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建设,开展环湖景观道路提升、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创建等行动,“湖城之春线路”成功入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同时创新开发了手织粗布非遗体验、艾草健康养生等农文旅综合体,并串联京津冀蔬菜产业中心、“稻蟹共生”种植基地等点位,实现“接一带二连三融多”格局。此外,该区投资1.2亿元建设三产融合项目,进一步拓展生态旅游、观光采摘、农业研学等多元业态,将田园综合体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诗意栖居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