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本无特别之处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

每人都能剪出属于自己的图案

而蔚县的能工巧匠

却让这貌似平凡的剪纸成为当地的绝技

纸里乾坤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

竟然不是“剪”出来的?

用200多万刀刻出震撼巨作

蔚县剪纸有多绝?

窗棂上诞生的艺术

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市南,这座旧称“蔚州”的古城素有“京西第一州”的美称。位于蔚县西部的暖泉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泉水、集市、古建筑及民俗文化而闻名,这里有着全国唯一的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重彩点染式剪纸,在我国剪纸艺术的大家庭中堪称一枝独秀。蔚县剪纸的丰富样式也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密切相关——旧时,蔚县剪纸主要用作四时节庆与婚丧嫁娶时的窗饰,被当地人俗称为“窗花”。这些剪纸大部分出自农民艺术家之手,种类包罗万象,从蕴含祈福纳祥寓意的花鸟虫鱼到反映北方乡村民俗风情的戏文故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传承至今,蔚县剪纸的色彩、线条、形状和结构依旧保留着一套约定俗成的含义:整齐代表秩序,对称代表和谐,红色代表喜庆,蓝色代表敬重。

“一绝”在万紫千红
蔚县剪纸“一绝”在万紫千红。彩色点染刻纸,以阴刻见色,阳刻见刀。画样、整理纸张、订纸、浸水、雕刻、染色、装裱......色彩斑斓的剪纸作品凝聚着手艺人的灵感和智慧。
“二绝”在不用剪子而用刀刻

“二绝”在不用剪子而用刀刻。蔚县剪纸非遗传承人周淑英的剪纸作品《龙行天下》,长9.9米、高0.99米,花费3年时间,一共刻了200多万刀,用了20多道工序。而且每一道工序都是不可逆的,错一步整个作品就要从头再来!


震撼巨作,璀璨非遗

蔚县是北方长城文化带上的一颗明珠,蔚县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蔚县地处中原北疆的防御重心,南控飞狐道交通要隘,是游牧与农耕民族的交会点,多重文化通过该地区汇聚交融。明初洪武二年(1374 年),设蔚州卫加强防御,修建大量的军堡、民堡,农耕文化繁荣,形成蔚县文化的基础。

蔚县剪纸真实记录了当地风俗生活的演变历程,是一种活态的非遗印记,蔚县剪纸和打树花共同勾画出一幅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非遗美景。2006年,蔚县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蔚县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河北人的骄傲,更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骄傲。郭沫若先生曾言剪纸为“一剪之巧夺神工”,一把刀雕刻人寿年丰,三寸台描绘锦绣山河,这便是非遗传承人心中最灿烂的愿望。



来源 :综合整理于央视一套、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