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教育部确定“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省教育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自2022年起,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提升为全省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今天,2025年全省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正式启动,主会场设在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各市设分会场,相关学校开展了地震逃生、消防疏散、防暴恐等各类应急演练活动。本次活动持续一周,各地中小学将采取现场体验、互动交流、情景模拟、制作动漫画、播放音视频等形式,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应急疏散演练、主题班(队)会、参观安全体验馆等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不断增强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体验性,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养成终身安全习惯。

省公安厅、省应急管理厅、省消防救援总队派员莅临现场指导演练工作。        在邯郸市前进小学,一场地震逃生演习正在展开。警报响起,师生迅速从教学楼撤离到安全区域。


在沧州任丘市第三中学,教师、保安与当地警方联合开展了校园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在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当地应急救援人员携带专业设备走进校园,让同学们体验中学习应急救援知识。



石家庄市应急救援人员:

像这套是我们视频生命探测仪,当发生地震以后,我们需要破拆一个观察口,把仪器伸进去找人。


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学生 马羽聪:

(记者:现在知道要怎么逃生的?)

屈膝然后捂住口鼻,迅速逃到室外,这样能避免窒息,避免毒气。

今天,我省各地各校结合实际,通过安全演练、安全科普、知识答题等形式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学校安全防范能力。

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工作处处长 张中杰:

让大家近距离体验一下这些逃生(救援)的器械,学会使用它。(学生们)边听边看边学,更好地配合专业人员进行救援,减少事故发生率。





来源:河北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