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乡村医生待遇保障一直是各级政府发力的重点,如何统一管理、落实保障?河北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北省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据悉,河北省近年来,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乡村一体化管理,切实提高村医收入,统一落实待遇和养老保障。
根据发布会内容,河北省在一体化管理下,率先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通过实施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员、财务、业务、药械、准入退出、绩效考核、工资、管理、培训教育、奖惩“十统一”管理,这项举措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充分肯定。
目前,河北全省1962个乡镇卫生院,已将4.8万个村卫生室全部纳入一体化“十统一”管理,正式聘用村医6.3万名。当地村医在收入待遇、养老保障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体化管理下,
全体村医待遇等同入编
为什么要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进行乡村一体化管理?首先在村医待遇上就展现出独有的优势。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高丽君在会上表示:
作为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实施乡村一体化的省份,河北省自2019年起,已经连续多年针对乡村一体化建设财政投入累计上亿元,落实村级运行经费、工资待遇和退出保障。
正是在乡村一体化的保障下,村医才能和卫生院在编职工实现同等待遇,村卫生室才能更紧密地与县域医共体结合在一起。
同时,在去年河北省出台的《河北15项举措促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发展》中,要求保障基层收入水平比照同类确定,再次强调一体化管理下对乡村医生实行同工同酬,待遇等同入编。
也就是说,在河北省,无论是在岗的老村医。还是未来入职的新村医,均可享受卫生院编内同等待遇。
全省统一管理
村医养老问题解决了
在乡村一体化的保障下,除了解决村医待遇问题,还要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上的后顾之忧。高丽君表示:
目前,河北省已经在全省落实“乡聘村用”,将村医从个体户转为“正式工”,并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
对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结合实际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其养老待遇。
河北省的这种措施,既解决了不超龄村医的养老问题,也解决了年满60周岁村医的养老待遇问题,无疑是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就全国而言,全省统一为村医解决待遇、养老问题的,河北是为数不多的一个。
总之,河北省在强基层、推动乡村医生事业发展的道路上,率先走出了新的路子,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让现有村医和新入村医都看到了希望,对充实村医队伍无疑将起到非常大的号召作用。
国家发文:
全面落实村医待遇
事实上,对于乡村一体化,很多村医并不陌生。可以直接和乡镇卫生院签订合同,享受卫生院职工的待遇,也进入到县域医共体的编制池中,还有机会进一步入编。
如此利好村医的政策,目前已在多个省份广泛推进和实施,但根据一些村医的反馈来看,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如河北省这样,能够将政策有效的贯彻落实。
部分地区在实际推进中,没有平衡好村医的职责和待遇。看似将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管理,却没有及时与村医签署合同、保障待遇,反而让村医增加了很多的任务和负担,从而打击了村医的工作积极性。
针对乡村一体化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国家层面做出指导,引导各地可以更好的将此措施推进实施:
国家卫健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提案》明确作出回复,要求各地积极推广乡村一体化管理和“乡聘村用”经验。这意味着未来乡村一体化要真正落实好村医待遇,而非流于形式。
同时,在国家卫健委正式下发《“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中,对近几年村医的发展作出更详尽的规划和要求。
期待,在国家待遇政策的激励和河北省成功的参考案例之下,各地能够及时发现当地政策实施的难点和村医们的困难之处,及时调整并完善配套措施,让事关村医的各项待遇落到实处,真正惠及每一位村医,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全国村医的待遇、养老都能获得根本上的落实!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