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迁安,有这样一支“爱心团队”——他们从2015年为救助一名白血病女孩自发集结,如今已壮大成1581人的公益队伍,其中62%是热血青年……他们,就是迁安市圆梦爱心协会。
十年来,他们一步步发展壮大,不仅建立了党支部、团支部等完善组织架构,还创作了会旗、会徽、会歌,开设了《大爱水城》公众平台,累计捐赠款物超700万元,帮扶困境学子176名,为残障儿童打开知识之窗,更用心理热线拯救无数迷茫少年。
“智力扶贫走进大山”项目合影。
2017年,协会发起“智力扶贫走进大山”项目,用“思想引领+心理关爱+学业辅导+生活资助”的组合拳,为寒门学子铺就成长之路。
至今,已累计帮扶学生176人,捐赠善款200余万元。已有47名受助学子大学毕业,他们中有人选择考研深造,有人参军报国,还有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反哺社会,传递爱心。
当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这条爱心链条便有了最动人的注脚。该项目先后获评 “河北省志愿服务创新项目” 及省级大赛优秀奖,成为燕赵大地公益助学的典范。
迁安市“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志愿服务活动。
对于因脑瘫、自闭症等无法入学的孩子,协会2018年发起的 “智障孩子小课堂” 成为生命之光。
志愿者们化身“网络老师”,每晚为孩子们系统讲授小学课程,用爱心和耐心搭建起一座希望的桥梁。七年来,累计辅导残障孩子15人,其中3人转入特殊教育学校,7人系统学完了小学三年级的课程。2023年,这个用爱编织的课堂荣获河北省“小橘灯”助残项目大奖。
“点亮童梦 爱心同行”六一主题志愿活动。
协会于2017年成立了心理委员会,由心理学专业的志愿者组成,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他们通过公益讲座、心理测试、免费热线等形式,为青少年驱散心理迷雾,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几年来,协会共组织心理公益讲座35场,解答心理问题百余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协会在“关爱留守儿童”“预防青少年近视”“青少年体育发展”“图书流转”“国学传承”等方面都做了较多工作,2016年12月关爱因病致贫家庭公益活动被唐山市文明办、共青团唐山市委、唐山市教育局评为“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2018年被共青团唐山市委授予“希望工程贡献奖”。
协会走进校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十年间,协会从几人小队发展为拥有23个公益项目、34个服务专题委的组织,荣获“2025年度河北省青年五四奖章”。协会在青少年慈善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他们用爱心和行动为社会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深刻内涵,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传播社会正能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