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司法行政系统聚焦群众公证服务需求,扎实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通过跟班实训、典型引路、对口帮扶、督导交流等措施,推动公证服务特别是基层公证服务更加均衡、便捷、可及。
为促进公证服务提档升级,河北省司法厅扎实部署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出台《公证减证便民提速十条措施》,以业务创新推动行业发展,不断压缩办证期限、拓展“一证一次办”、推进“一事一站办”,减少企业、群众办理时间和办事成本。
除涉及不动产的部分事项外,河北省司法厅将公证机构执业区域由设区市调整为河北省全域,分类压缩公证出证期限为7个、3个工作日以内。拓展公证跨部门联通联办事项范围,鼓励公证机构将需要多个部门办理,关联性强、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社会需求大、办理频率高的多个事项集中办理,落实证明材料清单制,推进“公证+不动产”“公证+涉外认证”联办,实现人民群众“跑一次办多件事”。
此外,河北省司法厅切实加强工作督导,抽调公证管理人员、一线公证员对各市和雄安新区开展实地督导检查和交互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限期整改,推动减证便民提速活动落地见效。
河北省司法厅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找准矛盾易发、多发领域,创新开展“公证+调解”“绿色继承公证”试点,充分发挥公证预防纠纷、减诉止争的职能优势,促进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
为提升公证人员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河北省司法厅全覆盖开展公证员跟班实训,组织全省新任职的71名公证员到市属公证机构进行跟班实训,指定名师手把手传帮带。此外,在雄安新区举办京冀公证业务培训班,两地多家公证处就公证业务拓展、职能作用发挥、公证质量建设等交流经验做法,共促京冀公证工作协同发展。
河北省司法厅还不断强化公证对口帮扶,要求市属公证处加强对偏远地区、力量薄弱公证机构的对口帮扶,在人员培训、软硬件建设等方面“一对一”“点对点”提供支持,强处带弱处、大处带小处共同发展。
2024年8月,河北省公证高质量发展暨公证减证便民活动经验交流会在张家口市沽源县召开。其间,与会人员现场观摩沽源县公证处在推动公证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实地了解该处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创新服务模式等公证工作情况。
2024年12月,由司法部公证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湘潭大学)基地举办的“2023年度中国公证十大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河北省报送的邯郸市馆陶县公证处《购买法院判决债权 资金监管+保全公证》成功入选。
河北省司法厅坚持用案例指导工作,2023年以来,全省170家公证机构办理各类公证84万余件,河北省在全行业征集、筛选公证典型案例,编辑《河北省司法行政工作公证典型案例100篇》,供各地司法局参考学习。此外,公开出版《可以公证——公证典型案例百则》,向社会展示公证制度优势特点和服务群众工作成效,为公证员办理同类案件提供参考和指引,充分调动公证员立足基层、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