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血压有点高,平日里要适度运动、注意饮食,按医嘱服药,保持良好心情”,在井陉县南横口陶瓷水镇,伴随着一句句叮嘱,市人民医院专家把健康宣传折页送到老大爷手中。在井陉县小作镇,市农科院举办“科技下乡田间大课堂”,鲜食玉米专家刘玉强为当地农户授课,参训人员受益匪浅。

这一幕幕场景,使夏日的石家庄人暖情更暖。日前,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周在井陉县举办,43家市直“三下乡”成员单位送去资金项目物资,总额达2.49亿元。现场开展了理论宣讲、健康义诊、农技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惠民服务,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市委、市政府自1996年起,每年开展的一项支农惠农品牌工作。活动成员单位已拓展至48家,基本涵盖市属涉农部门、企业。多年来,帮扶总额连年过亿,在全省稳居前列;全年“常下乡”活动持续不断、蓬勃开展;多次承办全国、全省“三下乡”大型活动,为全市“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用心——为农民群众提供温馨服务

深受群众欢迎的服务,离不开精心周到的安排。为做到用心服务、精准策划,我市建立了“面对面”沟通对接机制:每次全市“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前,都会专门召开协调会,由当地提出经济、社会和民生方面的实际需求,市直各成员单位有针对性地谋划帮扶内容;会后市、县部门深度对接,对帮扶内容进行反复、精细化调整,并报市领导小组审定。确保真正把好事办到基层和群众“心坎上”。

在组织好集中服务活动的同时,我市的“常下乡”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年初领导小组印发文件,对全年“三下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组织市直单位、县(市、区)利用节庆、农闲、集市等时间节点,持续不断开展下乡服务。全市全年举办市直部门大型下乡服务40多次,县级集中服务活动30余场。各职能部门每年组织下乡文艺演出3000余场,放电影3.8万场,免费诊治病人4万余人次,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4000多场,发放农林技术资料10万余份,让“三下乡”的春风吹遍全市农村,让农民群众广泛受益。

用情——为基层留下不走的工作队

要想真正支持农村发展,改变落后面貌,最重要的还是变“输血”为“造血”,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经过长期实践,我市的“三下乡”形成了“送、帮、建、育”的有效模式。“送”是指把党的路线方针、惠农政策和助农项目,持续不断送到基层;“帮”是指组建“三下乡”小分队,深入农村、对接农户开展服务,建立长期联系;“建”是指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机制、项目和阵地建设上来;“育”是指建设不走的“三下乡”队伍,为农村培养骨干人才。

“送、帮、建、育”模式指引下,宣传文化部门通过“送文化下乡”、建设“宣传文化示范村”,不断巩固拓展基层阵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卫生部门对全市农村地区195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切实提高了乡镇卫生院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科技部门成立了“科普巡回宣讲服务团”,200多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开展多方面科普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农业部门设立了1800余名村级产业技术指导员,每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00余项,培训农技人员、农民8000余人。一系列的举措,为基层留下了不走的“工作队”。

用力——为“三农”发展打开新路

“三下乡”活动的最终成效,还是要靠帮扶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去检验。为了确保资金、物资和项目有效落实,我市采取了许多办法,如:在集中服务现场举办捐赠仪式,公示帮扶清单,接受媒体见证和公众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督导帮扶内容落实情况,对进度迟滞的单位予以提醒;每年被帮扶县要对各成员单位帮扶情况进行评价,作为“三下乡”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在有力措施下,每年的全市“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承诺帮扶的内容全部保质保量落实到位。

“三下乡”举办县借助上级帮扶资金项目当好“东风”,在市直部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纷纷发展起了“三农”特色产业,走出了符合自身实际、前景广阔的发展新路。如灵寿县大力发展西瓜、桃子等绿色无公害特色水果种植,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持续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新活力。行唐县用好上级资金和智力支持,持续做大现代化设施蔬菜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特色农业项目,助力农户致富增收;赞皇县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业,通过核桃种植、育苗、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年产值达到4.2亿元,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捧上了“金饭碗”。

在多年来的努力下,我市的“三下乡”工作现已成为在全省领先、具有广泛影响力、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支农惠农服务品牌。今后,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相关要求,继续深化、细化、实化各项帮扶举措,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不断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石家庄日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