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我市不少村庄及乡村旅游景点趁此“东风”,依托田园风光,挖掘村庄文化、盘活闲置资源、丰富休闲体验、拓宽增收之路,打造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品种新奇特 玩法花样多

田园风情愈加迷人 

气温回升,阳光甚好。沧县18度草莓采摘园大棚内,一颗颗熟透的草莓身着红艳艳的“外衣”,头顶绿色“遮阳帽”,煞是惹眼。三五游客挎着小篮子走走停停,时而拍照,时而摘果,棚内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突然,前面有位游客招呼了一声:“老板,为啥这边的草莓是白色的?”大棚负责人何寿恒走上前说:“这个品种叫‘桃薰’,吃起来有淡淡的水蜜桃味。不信,你尝尝。”“草莓还有水蜜桃味的?”这位游客将信将疑地摘了颗放入嘴中,一边嚼着一边笑着点头。

甜甜草莓引客来,喜获丰收乐开怀。望着大棚内的热闹场面,何寿恒盘算着今年的新计划:“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正契合俺的想法。搞了4年的采摘,游客到这儿除了采摘,没有别的玩的。今年俺计划养点儿鸡、鸭、鹅搞农家乐,再建个垂钓园,添些娱乐设施,游客再来,最少能玩多半天。”

这里,新鲜的草莓惹人爱。神然生态园的温室大棚中,一眼望去都是“生面孔”。这个看着像柠檬,外皮皱巴巴的又像丑橘。旁边树上深棕色的小圆球,像极了百香果。记者望望这儿,瞅瞅那儿,样样觉得好奇。

生态园负责人孙良君介绍说:“长得像丑橘的是巨型柠檬,大的有一两斤沉。那边是百香果,旁边4个大棚种的是台湾长果桑,个头比一般葚子长很多。俺种的都是稀罕玩意,人无我有,更受游客欢迎。”

目前,孙良君正在着手打造共享农场。他告诉记者,人们之所以喜欢往乡间奔,是因为可以卸下工作的压力,享受乡村田园的浪漫清新。他要将生态园内的部分地块儿和游客共享,从播种到收获由游客自己管理,届时,人们来了除了玩,还能扛起锄头打理自己的地盘,体验劳动的快乐。

文化底蕴深 风土民情浓

乡愁故事可感可触

整齐的街巷,平坦的水泥路,粉刷一新的墙面,记者在黄骅市黄骅镇东常庄村转了半圈,“这村看着跟别处也差不离,有啥特色?”正纳闷,村委会副主任丰俊海走过来说:“俺村看着不出彩儿,但处处藏着故事,咱一个个转!”

走到一栋写着“剪纸博物馆”的房子前,丰俊海介绍说:“为了传承剪纸文化,镇里在这儿建剪纸博物馆,打造剪纸小镇。韩老师正在里头教村民剪纸,快进去看看。”走进剪纸博物馆,各种精美的剪纸作品令人应接不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渔村剪纸传承人韩宝菊和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一边剪一边聊着:“过去日子难,逢年过节人们贴窗花,图的是美好寓意。如今,时代变了,也不能把这项老技艺丢了,咱们一块儿拿起剪刀把它传承下去。”村民听着不住地点头。

踏入民俗馆,一件件老物件让人怀念起过去的艰苦岁月。走进抗战纪念馆,一张张旧照片默默讲述着抗日爱国将领刘树栋的英勇事迹。丰俊海说:“发展乡村旅游,不光要有‘形’,还要有‘神’,这些故事就是东常庄的精气神。村里计划流转土地建采摘大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游客来了有地方逛、有感悟,大伙儿还能过上好日子,这样发展乡村旅游才接地气。”

走进南排河镇,歧口炮台有故事,渔家美食有故事,“退役”的渔具背后也有故事。南排河镇倾力打造滨海休闲渔业旅游小镇,以歧口村为建设重点,将炮台历史文化、海鲜美食文化、渔村民俗文化连成丰富的故事线,让游客切身感受到海堡渔村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发展。

如果说土地、房屋是看得见的资源,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则是看不见的乡愁。如今,走进我市许多乡村旅游景点,掀开自然的帷幕,美丽乡愁仿佛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令人惊叹、感悟。

村里有逛头 日子有奔头

好风景生出好“钱景”

眼下,露地果树刚发芽,盐山县韩集镇薛堂村温室中的桃花已开始凋谢。村党支部副书记薛国明告诉记者:“这个品种属于早熟油桃,‘五一’前后就能采摘,每公斤采摘价达20多元。村里光桃就种了10多个品种,往后,梨、苹果、葡萄连上趟了,村里光剩热闹了。”

盐山县韩集镇薛堂村离县城25公里,全村1500多亩地多数种庄稼。村民有的在外地打工、做买卖,留在村里种地的多数是上年纪的。怎样盘活土地,带动这部分人致富?在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村“两委”跑资金、算细账、做规划,先后流转500亩土地,建温室,考察、试种新品种,尝试发展生态旅游,穷薛堂变成了省级乡村旅游村和全国扶贫旅游示范村。

薛国明说:“好风景能变成好‘钱景’,如何变是门学问。年跟前,村里把大伙儿召集到一块儿聚了聚,村民们为村子发展提了不少好建议。发展乡村旅游,不能光靠采摘,一二三产业要融合发展。村里计划把村委会前面的一条街整体打造农家乐,让游客采摘之余,住住农家院,尝尝地道的农家味儿。”

泊头四营镇灌河村同样是个纯农业村。说起以前的环境,村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南坑西坑,杂树丛生;鱼儿逃走,垃圾进攻;蚊蝇扰民,污染环境。” 怎样改善环境、盘活土地,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一直是村“两委”最心急的事。

通过多次外出“取经”,灌河在改善村庄环境的同时,将发展思路转向乡村旅游。如今,全村1400亩土地全部流转,除了果蔬种植,还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每年除了5月至8月这3个月,大棚里都有东西采摘。每公斤西红柿采摘价为16元,草莓高达每公斤100元,农产品身价高了,村民也沾光了,除了享受地租,年轻、年老的都有活儿干,这日子光剩好了。”村委会委员董存才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在我市,许多昔日无人问津的乡村,变成网红“打卡地”。村里有逛头,日子有奔头。一个个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章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