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粉一号”是啥?初识,是在大棚里。
徐水区高林村镇白塔铺村,有西红柿之乡美誉。这里的西红柿,种植有历史,管理有经验,市场销路好,示范效应强。2月8日,钻进一座占地2亩的大棚,见到了“徐粉一号”。
秧苗浓密挺拔,穗上硕果累累,有的青翠欲滴,有的红艳喜人。摘下一个熟果,掰开,咬一口,酸甜适中,醇正可口。吃完,嘴里有种清香。
棚里,农民正忙。眼下是销售旺季,今年西红柿的价格出奇得高,乐坏了辛苦的庄稼人。采摘、套袋、装箱、打包、发货,动作娴熟,一个工人半天能出200斤。
“徐粉一号”是新品种,由北京农科院的专家研发。试种以来,一不供超市,二不进市场,一年两季,结果2万斤,靠口感树招牌,供不应求,全是回头客。棚主李国彬掏出手机,“看,这一上午全是微信下单的。”
棚里,温度高、湿度大,“徐粉一号”长成,环境很关键,否则影响口感,这也是它的“娇贵”之处。
转一圈,没见什么“高科技”。
“靠什么控温、调湿?”记者问。
“等着,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李国彬转身出了棚。
“呜——”头顶一阵轰鸣。慢慢地,棚顶滚下一层厚棉被,棚里暗下来。调湿更简单:浇灌和通风。
“奥,原来都是‘土法儿’。”记者笑了。
“别看土,省钱,作用大。”
“对对对。”
“陈老师,您给看看,这棵秧怎么了?” 工人贾艳娟在打视频电话,吸引了记者目光,电话另一头是北京农科院的蔬菜专家陈书方。贾艳娟把手机摄像头尽量贴近,边指着秧苗边请教。“这样的连线一周好几次。”
“今年,我打算扩大种植面积,带动身边、辐射周边,争取把这个品种做成市场上的NO.1。”说到新年愿望,李国彬很有信心。这信心源自他的示范成果,源自“低投高产”的“徐粉一号”,源自北京农科院的科技力量。
探访“徐粉一号”,采访李国彬,其典型意义不是“高大上”,而是“土小实”:方法土、投资小、效果实。棚主一脚在农村、一脚在市场,洞悉消费端、熟知生产端,说话办事乡亲都信服。
乡村振兴,主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他们有智慧、有潜力、有无穷干劲,但在方向、路径上需要引导。对新典型、新路子、新技术,群众接不接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效果大不相同。示范不是造风景,图好看,也容不得善意折腾。多一些百姓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干就成的土方法、好点子,就会结出更多的“徐粉二号”“徐粉三号”……通民意才能得民心,农业如此,其他行业亦如此。
由此联想到,媒体记者“走基层”,并非必须捞“大鱼”“奇鱼”,其实河鱼小虾也是百姓餐桌上的当家菜。
文章来源: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