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摸底、登记、清产核资,摸清了我市的农业“家底”——全市农村集体总资产169.44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1759.3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1414.03万亩、建设用地面积290.43万亩、未利用地面积54.85万亩。

我市下辖5659个行政村。近年来,我市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主要抓手,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了村级收入管理、财务预决算、财务开支审批、财务公开、资产清查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流程和操作程序,全面建立民主决策、依法管理、规范运作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新机制,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通过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程序来管理农村集体资金,控制集体非生产性开支,保证了村级集体资金的合理开支。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全面推行农村会计电算化,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合同等全部实现电子化、台账化、动态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有效防止了农村集体“三资”流失的现象。

截至目前,我市新纳入农村“三资”管理台账资源性资产11.29万亩,经营性资产金额2.81亿元,非经营性资产金额1.07亿元。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切实盘活集体资源资产,让农民手里的“红本本”变出更多“红票票”。

 

来源:沧州日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