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以《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石家庄国际陆港不断开辟中欧班列新线路,让越来越多“中国制造”出口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题,对石家庄国际陆港进行了报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作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内陆港,河北石家庄国际陆港近年来不断开辟中欧班列新线路,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出口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辆满载着汽车配件、机械设备、日用百货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发出,奔向俄罗斯。在这里,平均每天都有1到2趟班列发车,满载着各类产品驶向欧洲、中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在石家庄国际陆港的场站,三台龙门吊正在进行装车作业。站内的堆场系统可以让龙门吊操作员精准定位到每一个货箱,并快速装车,110个标准集装箱仅用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全部装车完毕。
石家庄国际陆港场站调度员崔子良:以前的时候是几天发一列,可能一个月发一列,因为量比较少,以前我们这个装卸的作业人员是两班倒,那会一个班里七八个人,现在作业量上来以后,我们是三班倒,一个班是二十二三个人。
在海关和铁路等部门大力支持下,石家庄国际陆港推行铁路快通、预约通关、预约查验等机制,不断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和通关便利化水平。运输的货物品类也越来越丰富,从日用品、家电、机械设备到外贸“新三样”,都已成为中欧班列的货运“常客”。
截至今年9月,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共累计开行超1900列,带货超19万标箱,货值330多亿元。今年1-9月已发运货物5.32万标箱,货值超67亿元。与此同时,石家庄国际陆港不断开辟班列新线路,扩容“朋友圈”。今年7月27号,京津冀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从这里鸣笛启程,成为石家庄国际陆港开拓的第18条国际线路,开启了京津冀地区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的新篇章。
河北省国际陆港有限公司班列运营部副经理李江娜:本趟跨里海中欧班列采取了铁路与海运船期相衔接的铁海联运模式,比传统海运节省了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具有运输时间相对短、安全系数相对高的特点,不仅扩大了中欧班列辐射范围,也增强了境外通道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健发展水平,为国内外客户国际物流运输提供了新途径。
今年以来,石家庄国际陆港不断增强对中东欧、西欧、南欧等地区的物流辐射能力,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努力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道服务,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我们将优化班列运输组织,积极拓展货源渠道,继续拓展中欧班列“南通道”更多直达站点,为中国商品走向世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道服务,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贡献更大的陆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