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丰宁广袤的田野上铺开了一幅令人欣喜的丰收画卷。田间地头,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辛勤的菜农们弯腰俯身,动作娴熟地收获着一个个饱满结实的丰收果实
田野间,车辆穿梭,准备将这一份份来自丰宁土地的鲜美与希望,第一时间送往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百姓的餐桌。
近年来,我县立足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谋划出“一区两带”发展布局、“一稳双提”(稳定露地面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施比重)发展思路,加强全产业链建设,将蔬菜产业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依托地域特点,我县逐步形成了以坝上一大片、坝下两条带为中心的“一区两带”区域发展布局。在坝上重点发展时差露地菜,建成了以菜花、白菜、甘蓝、荷兰豆、西蓝花、莴笋、莴苣等为主的13万亩冷凉叶菜生产基地;在坝下重点发展露地菜及设施菜,建成以茄果类为主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以种植硬果番茄、辣椒为主,全年硬果番茄种植面积0.8万亩、辣椒0.25万亩,逐渐形成单品发展优势。
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以上,其中露地菜面积15万亩、设施菜面积3万亩,全年蔬菜产量预计达到65.88万吨以上,产值约13亿元。
选将营乡凭借西红柿种植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硬果西红柿之乡”,土城镇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现代近郊蔬菜基地”,坝上地区依托气候优势建成“万亩时差菜基地”,带动当地就业6500人。
作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我县坚持把蔬菜产业发展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稳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今年,蔬菜设施建设补贴达3800万元,带动塑料大棚新建5000亩以上。财政投资115万元,在远帆合作社西红柿种植基地、秋航合作社辣椒种植基地、昌达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等基地安装物联网传输系统、微环境气象站、生长环境全维度监测站、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系统等设备,实现了智能采集操作,将种植过程的信息数据汇集到溯源系统,打通产品生产端、供应端、流通端的信息通道,实现了科技赋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丰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