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市农林科学院位于西花园旱碱小麦的旱圃基地,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机声隆隆。小麦播种机在广袤的田间来回穿梭,粒粒饱满的麦种被播进土壤里,整地、施肥、播种,整个过程紧凑有序、一气呵成,现场一派繁忙的秋播景象。

市农科院遗传育种研究所副所长王伟伟正在观察、指导工作人员播种,长期以年为单位奋战在田间的王伟伟,风吹日晒后的脸部线条自信、坚毅。他告诉记者,现在播种的是团队最新研发的“沧麦18”号旱碱小麦,“到明年麦收,我们大概还有200天的时间待在地里,要细致观察、呵护小麦的生长。这样的工作连续十几年了,虽然辛苦,但很有意义”。
一年前的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他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沧州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特色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遗传育种研究所在旱碱麦培养新品种和研究新技术等方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力争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扎根贫瘠土地
致力旱碱麦从“望天收”变“稳增收”
王伟伟团队立足滨海盐碱地,不断深化旱碱麦研究。“我们是在2013年4月份用选育出的材料做的杂交,从育种到水旱两土平行交替种植再到品种审定,整个过程历经了11个年头。”考察各世代株系、穗行、新品系的抗性,研究旱碱麦的种植,这是王伟伟团队的工作,也是生活。今年,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勉励下,他们的旱碱麦培育步入了快车道。
渤海新区黄骅市耕地普遍盐碱度比较高,每年到三四月份开始返盐的时候,大量不耐盐碱的小麦陆续死亡,多年来都是“望天吃饭”。“我们培育旱碱麦的初心就是要不断培育耐盐、抗旱、抗寒、抗虫的新品种,挖掘粮食种植的潜力,保障粮食安全。”播种间隙,王伟伟边走边聊。
“2021年审定沧麦15号优质品种,去年是沧麦16号和沧麦17号,今年2月份审定现在的沧麦18号品种。我们有三个基地共50亩旱碱麦试验田,一次播种大概两万行。4月下旬是旱碱麦的杂交周期,一般在10-14天,我们每天要趁太阳未升起就前往试验地给麦子去雄,在12点之前去给前几天做完去雄的植株授粉,杂交完成后,要对植株的每个生长阶段进行调查。每次两万行麦子看下来最少6个小时,经常工作到晚上9点,顾不上吃饭是常态。小麦生长期是230天左右,我们基本200天都是在地里度过的”。
春秋倒还好,每年的严寒和酷暑是王伟伟团队“又爱又怕”的时间。播种后,“要想弄清旱碱麦的抗寒性,需要在降温后尤其是雪后及时到地里调查旱碱麦是否有冻害,手脚都会冻麻;杂交完成后,为了标记材料或育种后代的抗病性,就要开始选择单株或标记单穗,并且要在地里最少选择3遍。夏天,不管天气多热,大家都会顶着日头下地查看,毒辣辣的太阳烤着,晒得掉层皮;到了小麦生长后期,特别是下雨刮风的天气,我们更要到地里看后代材料的抗倒伏性等等,这些年已经练就了一身对抗恶劣天气的强大本领。”研究员们笑起来,乐观地形容着自己的研究生活。
王伟伟赞同地点头,但他说最难的不是下雪下雨,而是选错了方向时的无助。“在育种时,要利用不同组选育出不同类型的新品系,在选育过程中协调产量三要素时会出现不同的方向,有一年我们在存在争议时选择了‘秃头’穗型,经过了十分辛苦的劳作后,却没有获得审定。”那一刻,团队的心里在下雨。但他们没有气馁,很快重整旗鼓,换了其他方向继续钻研,这才迎来了丰收的喜悦。最后,采用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育种方法进行后代选育,终于在2021年出圃,参加河北省旱地组试验,直到2024年审定。今年,市农科院的“沧麦家族”再添新成员——沧麦18号已通过审定,进一步壮大了“以种适地”推进盐碱地旱碱麦特色产业的力量。
经过不懈努力,市农科院研究出了旱碱麦“六步法”高产栽培技术,为旱碱麦标准化种植及增产提供了“样本”。第一步优选品种,第二步重视基肥,第三步缩行密植,第四步重度镇压,第五步春季肥料水溶追施,第六步一喷多防。该技术从“种、肥、水、防”等四方面入手,通过六个关键环节对旱碱麦进行全生育期技术控制,在没有大幅增加化肥农药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双提高,连续多年增产超过10%。这项旱碱麦“六步法”高产栽培技术,不久前被确定为2024年度河北省农业主推技术。这项创新农艺技术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助力更多旱碱麦从“望天收”变“稳增收”。
坚持党建引领
农科院科技“下乡”造福全市
近年来,市农科院在盐碱麦培育、科技增产增收等工作领域,坚持党建赋能引领,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院党委领导下,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深化“党建+”特色党建,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强化优质品种培育,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沧州落地见效,农科院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抓住“育种”和“治地”两个关键,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以良种、良土、良技、良器“四良”为主要抓手,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基地、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量创新发展全国技术中心、国家旱碱麦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四大国家级科研平台为支撑,全面推进旱碱麦育种和旱碱麦加工两个体系建设。“我是党员,团队很多年轻人都是党员,工作中,我们把信念、追求牢记在心里,推动自身成长。没有党组织、党委领导的指导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不可能如此高效地进行。”王伟伟由衷说道。
今年以来,农科院在各党支部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活动,除旱碱麦培育,各党支部还组织科研人员赴渤海新区黄骅市、河间市等地开展调研和种植管理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在育苗栽培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5月8日,盐碱地渔业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李春岭团队前往黄骅众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罗氏沼虾标苗情况调研。李春岭与公司负责人在现场研讨了罗氏沼虾标苗期间水质调控、饵料策略以及标苗池塘利用等问题,助力罗氏沼虾标苗工作顺利开展;5月14日,该团队成员又前往沧州南大港港盛养殖有限公司调研盐碱水梭鱼套养脊尾白虾情况。他们与公司负责人讨论了公司梭鱼套养脊尾白虾模式养殖现状等,巡视了公司养殖及周边环境并对今年梭鱼套养脊尾白虾示范内容进行安排;5月22日,果树研究所所长张立树,带领团队到河间中鸿农产品有限公司调研,了解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便开展研究,破解难题。

此外,农科院各党支部组织科研人员先后赴东光、海兴、泊头等地开展技术培训、种植管理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解决了农民在蔬菜、枣树、大豆、梨树、小麦种植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推动了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