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守护百姓健康

12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就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旨在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分级诊疗,方便群众就医。近年来,我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强化组织领导,持续高位推动。今年,市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联合出台了《邯郸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15个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县(市、区)制定了《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方案》,为医共体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市卫生健康委健全完善了医共体建设部门会商制度,引导各县(市、区)积极走出去,精准引进来。成安县、磁县、魏县、大名县、临漳县等10余个县(市、区)先后到保定易县、山西介休等地考察学习,推动医共体建设落实见效。各医共体牵头医院积极与京津石等高水平医院对接,借力京津石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医共体医疗服务供给。


强化基层能力,促进分级诊疗。认真落实乡村医生“县招乡用”“乡聘村用”,推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全市24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建立健全以县带乡、以乡带村帮扶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各医共体牵头医院向乡镇卫生院常年派驻临床、管理人员,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牵头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常年服务。在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开展下派第一书记工作,自9月份开始,全市23个医共体牵头医院或县级医院已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下派第一书记196名,满足了基层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优化医共体内部上下转诊流程,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格局。1至11月份,全市各医共体内下转患者4765人次,上转患者8415人次。


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全市15个县(市、区)构建的23个医共体,已成功达成远程心电及远程影像服务于乡镇卫生院的全面覆盖,实现“基层卫生院拍片、上级专家诊断、结果立等可取、手机网上查询”的功能。今年以来,远程影像服务群众6.63万人次,远程心电服务群众9.29万人次。县级医院依托“对口支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小屋”,与乡镇卫生院建立联合门诊和专家特色工作室。今年,选派436名优秀专家和业务骨干到基层开展坐诊、查房、技能培训和健康宣教等,服务群众9.39万人次。1至11月份,各牵头医院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项目424项,组建家庭医生团队5152个。各医共体牵头医院相继成立慢特病服务中心,开展申报、鉴定、开药、报销、取药等“一站式”服务。各医共体医疗机构相继推行延时门诊、夜间门诊、门诊挂号顶三天、健康夜市、先诊疗后付费等便民惠民举措,方便群众就医。推行“一站式”服务,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预约诊疗、检查、查询结果等13项便民惠民服务。推行“一站式”床旁缴费结算和诊间结算服务,实施一“码”通行无卡就诊新模式,让患者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强化医共体内涵建设,力争在推进医共体建设中取得更好实效,为加快健康邯郸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来源:新邯郸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