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旱耐盐碱沙生植物将沙土牢牢固定。
日前,省林草局、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正式批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光伏治沙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支持围场建设全省首个光伏治沙试点项目,探索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融合发展路径。
围场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风沙侵袭京津冀地区的主要通道,承担着筑牢京津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三北六期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项目落地围场后,将通过光伏治沙推动灌木加工、牧草加工、中草药加工等产业发展,助力打赢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实现生态、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能源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双赢,一幅壮阔“蓝海”构筑绿色屏障的蓝图徐徐展开。
据了解,围场试点项目覆盖7个乡镇(场),19个行政村,以治沙惠民,助力农民增收为目标,计划利用3年时间,投资4790万元,拟完成光伏装机200兆瓦,治沙面积2.4万亩,实现光伏年发电量3.5亿千瓦时,年产值1300万元。该项目借鉴内蒙古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经验做法,将新能源开发与防沙治沙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建企业除对光伏项目0.6万亩建设用地恢复治理外,还将实施0.3万亩沙化草地治理,0.4万亩人工造林,1.1万亩退化林修复,共计1.8万亩的异地防沙治沙;与此同时,建设用地恢复治理资金由光伏企业全额承担,异地治沙资金由三北工程重点项目中央投资和光伏企业投资共同组成。参建企业投资2890万元,占项目总收益的1.9%,用以提高生态修复措施建设标准,开展沙化土地治理。
此外,项目探索“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系统化开发模式,光伏发电的核心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在板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捕捉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直流电。这种电能可以满足各种用电需求,包括家庭用电、工业用电等;在光伏板下,可以利用空闲的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由于光伏板能够为土地提供遮阳作用,使得板下的土地更加适合植物生长。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光伏板下种植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来源;在光伏板之间,可以利用空闲的土地资源进行养殖。由于光伏板下提供了遮阳和保温的作用,使得板间的环境更加适宜动物生长。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农业产值,还能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来源。
据了解,光伏支架最低点高于地面2.5米,桩基列间距大于4米,行间距大于6.5米,保障草原生产经营、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大型机械作业需要,不实际压占草原,不破坏原有植被,不改变地表形态,有效改善因粗放式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问题。
来源:承德晚报